浅谈文旅小镇的景观设计

项目来源:山东青岛藏马山                      提供:FANU泛宇境筑

 

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随着国内特色小镇概念的持续升温,其规划建设也备受瞩目。其中自然人文资源特色突出的小镇规划大多延续传统城市的规划方法,相对于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具有高复合、高品质、短周期、落地性的特点,传统规划模式存在针对性不强、应用性弱的现实问题,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从景观生态格局、空间构架体系、空间引导体验、布局形态塑造及落地实施来演进叠加,从这五个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特色小镇概念是“指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人文气息,兼有旅游和社区服务功能,集合了研发生产,文化内涵,旅游服务与生活居住四位一体的特殊聚落空间与功能平台。产业定位布局与产业环境氛围是特色小镇重点建设内容。

 

项目来源:山东青岛藏马山                提供:FANU泛宇境筑

 

其中,景观所具有的广泛内涵能够统筹特色小镇产业布局与生态保护、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人工界面与自然界面之间的契合与建设要求,彰显出小镇特色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体现出景观引领特色小镇规划的必要性。因此基于景观为先的特色小镇规划能够使人与自然实践可持续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我们会借助ARCGIS分析恢复天然水文过程,对洪水、地表径流进行分析,通过水系连通使山涧、河流、渠网、湖泊、湿地成网,增强调蓄洪水功能并划出缓冲区,依据防洪等级划分洪水和雨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区域和景观层次上识别多样性保护的过程和格局,形成山地到平原连续的生境、边缘缓冲区和生物廊道(水系、林带)系统,从而保护区域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同时,景观廊道可兼有生物廊道的双重功能。

 

项目来源:山东青岛藏马山                提供:FANU泛宇境筑

 

特色小镇的开放空间体系是由宏观尺度下的城镇山水格局,中观层面的城镇体块、街区、河流以及小镇内部绿色公共空间组成的有序的内外呼应的开放空间体系。通过“留白”式的虚空间与过度空间划分出特色小镇的虚实段落,并直接影响小镇整体空间的塑造。开放空间如线性河流街道、斑块公园等绿色空间系统,不仅承载了特色小镇的社会交往、公共休闲与大众娱乐功能。特色小镇的文化情感大多都具有浓郁的民俗民风,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些不同的生活形态、各异的乡情民俗,都具有很强的人文审美,特色小镇的规划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梳理提炼以及景观化的再造表现,组成其系统性标志,实现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得通过在特色小镇中游历景观,体验生活,感悟乡情而获得愉悦感和多彩经历。


特色小镇布局结构由产业规划的功能配置要求与小镇所处环境共同决定,首先产业发展为特色小镇第一要务,在明确产业定位和方向的基础上,通过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对产业用地布局提供依据,明确适建区范围。重点解决由产业功能转化为业态和项目需求的用地安排,不同于传统城市规划的地块划分,特色小镇的用地安排和用地比例根据产业规划内容要更加具有弹性,地块划分不能过于机械,地块规模形态要与资源环境高度契合,布局形式应根据环境条件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总之特色小镇用地布局必须体现出极高的环境融合度。其次将产业规划内容、产业环境需求与行业发展需求转化为空间要素,即处理好产业功能(业态)配置需求,这也是特色小镇布局结构的依据。

 

项目来源:山东青岛藏马山                提供:FANU泛宇境筑

 

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实施步骤应当具有策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主导的小镇需要成体系的区块分步实施,以保证其产业正常运营,旅游小镇应强调先期实施项目的带动效应和影响力以点带面循序地渐进推进。另外特色小镇短周期、落地性强是其不同于传统小城镇与产业园建设的实施特点。这一特点使其从概念规划阶段需要直接深入到施工图设计与现场配合,如道路选线、门户形象、小镇客厅等先期需要建设实施的内容,如前文所述,基于景观为先的复合型规划是具有广泛的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应用方法,需要有工程技术基础(测量学、工程施工等),而非仅停留在规划层面,其强调对特色小镇从概念规划到项目落地实施应用全过程的指导。

 

项目来源:山东青岛藏马山                提供:FANU泛宇境筑

深圳素马设计品牌科技有限公司